“自从有了‘课间15分钟’,我觉得课间时间更加充裕了,我能在操场跑跑步、打打球、晒晒太阳,做些自己喜欢的运动。走出课堂好好放松一下,也为了下节课养足精神,能更加投入。”三亚市第二小学五年级四班学生杜莎莎开心地说道。
三亚市第二小学课间活动。
为深化落实“阳光快乐”教育实践,海南省教育厅日前印发了《关于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息时间的通知》,明确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调整教育教学时间。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不少于15分钟,每天至少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,确保学生每天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调整后,午餐午休时间、放学时间总体保持不变。调整缓冲期为一个学期,各地各校结合实际逐步落实优化安排。
三亚市第二小学课间活动。
三亚各学校“课间15分钟”实施情况如何?学生校园生活都有哪些变化?各学校都有哪些亮点做法和特色经验?如何加强课间时间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?一起走进三亚多所学校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。
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课间活动。
“多腾5分钟”三亚各校统筹规划安排课程时间
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三亚市第二小学操场和教室走廊一下子热闹起来,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。跳绳、篮球、羽毛球、跑步、躺平晒太阳……操场上,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,谈笑聊天、远眺休憩、阅读书籍……教室走廊间,孩子们也各自放松身心。
在绘制着向日葵和快乐成长的大幅墙绘的教学楼下,三亚市第二小学副校长冉文君娓娓道来学校“课间15分钟”的实施情况和教育理念。“课间时间延长后,能让孩子们更好地锻炼体魄,释放天性,培养兴趣,有助于调整学习节奏,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。”
学校课程安排环环相扣,如何在本就紧凑的时间表里多“腾”出5分钟的时间?三亚多所学校都各出奇招。
三亚市第二小学课间活动。
“经过前期的走访调研,我们学校的孩子们普遍居住较近,往返学校比较方便,所以我们采取到校时间不变,放学时间延后15分钟的办法,这也获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赞成。”冉文君介绍道。此外,学校严格监督教师拖堂情况,严格按照教学安排执行。
为了“抢”出课间时间,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则采取了统筹规划、合理安排、有序组织、内容丰富的做法。“我们主要结合阳光大课间的时间和时长进行优化调整,考虑到三亚的气候因素,我们将阳光大课间时间调整至上午第一节课后。这样既不会让孩子们明显感觉长时段休息时间被压缩,又能有效缓解小课间的匆忙。”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副校长周珍解释道。
经过整体统筹安排和优化调整,课程设置和课程时长不会因课间活动延长而改变,这样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节奏。
“动手动脑相结合”多样文体活动安排丰富课间
“加长版”课间活动如何有效利用好,为学生们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?三亚各学校也针对学校特点做出个性化方案。
面对校园位于三亚市中心区域,占地面积有限的实际情况,三亚市第二小学有针对性的重点推出“小而精”的文体活动,开展跳绳和花样跳绳专业课程,向每名学生发放跳绳并计划举办校内比赛。“我们会向全校2000余名学生发放跳绳,鼓励大家随时随地加强体育锻炼,让孩子们认识到增强体魄的重要性。也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花样跳绳比拼,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。”冉文君说道。
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“开心体育”课程成果展示区。
除了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跳绳等户外运动项目,跳棋、魔方、国际象棋等智力游戏也颇受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同学们的欢迎。“在课间活动中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放松方式。我很喜欢益智类游戏,和同学们在课间一起动脑动手,我觉得很有意思!”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于晨说道。
为了满足高楼层学生的课间时间利用率最大化,学校特别设置了课桌操,不用宽敞地方和特意下楼,孩子们在教室内就能得到身心放松和休息。“因为学校楼层较高,孩子们上下楼时间较长,课桌操让孩子们在教室原地也能得到锻炼。”周珍坦言。
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“怡美乐章”课程成果展示区。
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结合校园内现有的白鹭书屋和新华书店,还在每个班级设置图书角,同时增加音乐、美术、体育等学科相关器材和师资预算,让学生们有更多选择。“作为三亚市首批品质课程实验学校,我们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,设置了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供学生们自愿选择,着力培养学生们个性特长。”周珍一边行走在校园里,一边介绍道。
2024年海南省青少年足球联赛(U9组)第四名、三亚市吉阳区第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……在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“开心体育”课程成果展示墙上,可以看到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获奖名单和奖项证书,这也是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成果。
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美术教育成果展示区。
“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”现代化手段辅助加强安全监管
课间时间延长后,户外运动安全如何保障成为了不少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。在“课间15分钟”落地实施过程中,安全保障也成为了学校考虑的重中之重。
“低楼层的孩子们有着足够时间来到操场活动,高楼层的孩子们则不偏向于花费过长时间上下楼,会选择在教室及走廊活动。”冉文君分析道。为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,三亚市第二小学按照不同年级划分了不同区域,有序组织文体活动开展,每块区域都安排专职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监督。在每个楼层还安排了值日教师,对课间活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,确保孩子们放心地玩耍。
三亚市第二小学安全教育专区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三亚市第二小学还充分利用现代化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管。“我们教室多媒体设备可以直接联动班级班主任手机端,班主任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施监控班级情况,直播喊话孩子们进行教育,始终把安全教育摆在第一位。”
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则在每个年级增设课间监管的岗位,专人专项保障学生课间活动的秩序与安全。“我们会充分发挥家校联动机制,加强家校沟通,积极收集家长反馈,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安排。”周珍表示。